39元的小相框也可以很有趣!
透過巧思巧手,馬上就升級成獨一無二的創作。這個靈感在我心中很久了,教學對我來說,有時更像是無菜單的料理,因時因地因人隨時做變化;啟發美感的過程遠比作品誕生更不容易,美感來自於結構的規劃與搭配。小朋友們玩得開心又成長,真好!
文章順利刊載,感恩翟翔編輯的用心。 ^_^
【Subject主題】故事櫥窗(相框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寫在教師社群網站的分享:
【Name作者】陳璽元
【What 簡介】運用易得的相框和樹脂土,變化出獨一無二的作品!
【Why 課程期待】啓發同學在玩樂中體驗「用美感讓產品加值」的樂趣。
【Who 實施對象】五年級
【Where 實施地點】北市建安國小
【When 實施總時間】六節課
【How 實施步驟】
(一)發下材料,然後讓同學們欣賞相框作品的實例。本次我特別與其他素描的課程相結合,延伸到用小朋友熟悉的宮崎駿創作主題,來讓同學藉由欣賞日本人細膩的觀察和認真態度,來製作出自己獨特的作品。
(二)示範作品的佈局與配色方式,還有土才的特性。
(三)過程中,除了讓同學自由發揮,還要老師適時分享美感配色的經驗給學生參考,但最終仍鼓勵學生做出自己特色的作品!
【End結語、教育創思】
我認為學校美術老師要認知到:學校教育的目的在於「提供體驗」,而不是在「教出美術老師」,所以適才適性很重要;遇到大家都容易上手的作品,我們可以做的,是提供美感的佈局與思考方向;遇到技術門檻高的作品,也不必太自責或用分數恐嚇學生上進,因為相信「張忠謀」小時候美術就算少做一點也沒關係,他數理跟管理能力的能力,對他會更有幫助。
另外,藝術教育成果有時候是老師能力的延伸,也就是「作品美感創意程度,通常就是這位美術老師技術能力的邊際」,這一點有好有壞,因為稍微讀過世界美術史的人就知道,世界上各種藝術的展現,哪有高低之分?有時候畢卡索最擅長的,恰好是達文西最看不起的,所以當老師真的不能太執著自己的判斷。
當然在教學上,學生還是忍不住想學習老師的風格,所以我也只好不斷提醒他們挖掘自己的興趣,從自己的興趣中去找到圖像的語言跟符號;並期許他們今天雖然學到這個完成作品的方式,但仍應該保持更開闊的心胸,欣賞其他人或是其他風格的作品。
不過當然還是應該讓學生懂得感恩。我不希望教出一些延伸我風格的「學徒助手」,更不希望教出一些把老師當「廉價夫子」的下一代。所以適時讓學生跟家長知道作品的變化由來,還有老師在其中教學的成效,我認為是重要的。很多家長常常會「作品做不好怪老師,作品做得好說是小孩有天份。」這點當然值得老師省思警惕,老師要變得有價值感,就要啓發孩子感恩的善念,這樣才是「正循環」。 :)
(三)過程中,除了讓同學自由發揮,還要老師適時分享美感配色的經驗給學生參考,但最終仍鼓勵學生做出自己特色的作品!
【End結語、教育創思】
我認為學校美術老師要認知到:學校教育的目的在於「提供體驗」,而不是在「教出美術老師」,所以適才適性很重要;遇到大家都容易上手的作品,我們可以做的,是提供美感的佈局與思考方向;遇到技術門檻高的作品,也不必太自責或用分數恐嚇學生上進,因為相信「張忠謀」小時候美術就算少做一點也沒關係,他數理跟管理能力的能力,對他會更有幫助。
另外,藝術教育成果有時候是老師能力的延伸,也就是「作品美感創意程度,通常就是這位美術老師技術能力的邊際」,這一點有好有壞,因為稍微讀過世界美術史的人就知道,世界上各種藝術的展現,哪有高低之分?有時候畢卡索最擅長的,恰好是達文西最看不起的,所以當老師真的不能太執著自己的判斷。
當然在教學上,學生還是忍不住想學習老師的風格,所以我也只好不斷提醒他們挖掘自己的興趣,從自己的興趣中去找到圖像的語言跟符號;並期許他們今天雖然學到這個完成作品的方式,但仍應該保持更開闊的心胸,欣賞其他人或是其他風格的作品。
不過當然還是應該讓學生懂得感恩。我不希望教出一些延伸我風格的「學徒助手」,更不希望教出一些把老師當「廉價夫子」的下一代。所以適時讓學生跟家長知道作品的變化由來,還有老師在其中教學的成效,我認為是重要的。很多家長常常會「作品做不好怪老師,作品做得好說是小孩有天份。」這點當然值得老師省思警惕,老師要變得有價值感,就要啓發孩子感恩的善念,這樣才是「正循環」。 :)